熄燈

    AquA

    • 註冊
    • 登入
    • 搜尋
    • 分區
    • 熱門
    • 最新
    • 標籤

    [World] 烏克蘭局勢:北約東擴為何如此敏感?俄羅斯為何不惜一戰?

    RSS
    bbc
    1
    1
    13
    載入緊更多帖文
    • 從舊到新
    • 從新到舊
    • 最高票數
    回覆
    • 喺新帖文回覆
    登入後回覆
    此主題已被刪除。只有擁有主題管理權限嘅使用者先可以睇。
    • RSS
      RSS 最後由 編輯

      烏克蘭局勢:北約擴張為何如此敏感?俄羅斯為何不惜一戰?

      2022年1月27日最近更新: 21 分钟前Nato soldiers in Serbia, 2021

      圖像來源,Getty Images

      北約軍事聯盟(NATO)可能不久就會擴大,芬蘭和瑞典都有望申請加入。

      目前,北約成員國正在向烏克蘭提供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,從導彈到坦克和重型火炮,助其抗擊俄羅斯入侵。

      什麼是北約?

      全稱為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」(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sation)的北約是1949年由12個國家組成的軍事聯盟,包括美國、加拿大、英國和法國。

      成員國同意,在任何一個成員國受到武裝攻擊的時候,會向彼此施以援手。

      其原本的目標是要對抗二戰後俄羅斯向歐洲的擴張。

      1955年,作為對北約成立的回應,蘇俄建立起與東歐共產主義國家的軍事聯盟,名為華沙條約組織(Warsaw Pact)。

      1991年蘇聯解體後,一些前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變成了北約的成員。北約組織如今有30個成員國。

      • 美國撤駐烏克蘭使館家眷稱入侵隨時發生,英德態度不一

      ,

      瑞典和芬蘭能加入北約嗎?

      據報道,瑞典和芬蘭最早可能在 5 月中旬申請加入北約,如果申請成功,北約將有 32 個成員國。

      俄羅斯已經警告瑞典和芬蘭放棄這個計劃。

      但是,美國國防官員表示,莫斯科對烏克蘭的入侵是一個「重大戰略失誤」,可能會導致北約擴大。

      北約為何不出兵烏克蘭?

      因為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,北約沒有義務向它提供保護。

      北約國家還擔心,如果北約軍隊在烏克蘭與俄羅斯軍隊對抗,可能會導致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爆發全面衝突。

      北約的立場是,成員國「決心盡其所能支持烏克蘭」,但必須確保戰爭不會升級、蔓延到烏克蘭境外。

      這就是為什麼北約拒絶在烏克蘭設立禁飛區。

      A Russian soldier stands in front of a naval vessel in the Crimea圖像加註文字,

     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之後,北約就在東歐部署了戰鬥群

      然而,它已批准在斯洛伐克、匈牙利、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建立四個新的多國戰鬥群——其中三個與烏克蘭接壤——使北約在該地區的存在翻了一番。

      烏克蘭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,同時與俄羅斯及歐盟接壤,雖然不是北約成員,卻是「伙伴國」,即未來有可能加入這個聯盟。

      • 烏克蘭局勢:美軍進入高度戒備,危機考驗北約東擴決心

      俄羅斯為什麼與北約對立?

      烏克蘭有大量人口是俄羅斯民族,與俄羅斯有緊密的社會和文化聯繫。在戰略上,克里姆林宮將之視為俄羅斯的後院。

      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,在莫斯科看來就是把北約帶進了自家的後院。

      俄羅斯希望西方保證烏克蘭永遠不會加入北約,但西方並不打算做這個承諾。

      俄羅斯認為,北約一直在通過接納來自東歐的新成員來東擴,侵佔俄國政治勢力影響範圍。

      2008 年,北約為烏克蘭提供了加入的機會和途徑。2014 年,烏克蘭人推翻了親俄派總統之後,俄羅斯吞併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,烏克蘭將加入北約作為優先任務。

      北約當時並沒有干預,但是作為回應,它第一次在幾個東歐國家派駐了軍隊。

      烏克蘭最終沒有加入北約,現在總統澤連斯基已經接受他的國家目前不能加入北約這個現實。他說:"很明顯,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。我們理解這一點。"

      普京聲稱,西方國家正在利用這個聯繫來包圍俄羅斯,而他想要北約停止其在東歐的軍事活動。

      很久以來,他都指美國打破了其在1990年作出的北約不會向東擴張的承諾。

      俄軍部署

      北約在東歐有多少軍隊?

      在就最新部署達成一致之前,北起波羅的海國家、南抵羅馬尼亞,就已經有北約駐軍。

      這些部隊是 2014 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進駐那些地區的,目的是在俄羅斯發動襲擊起到「絆腳石」作用。

      北約已向與俄羅斯和烏克蘭接壤的東歐國家派遣了 4 萬人的應急部隊,配備了 100 架處於高度戒備狀態的戰鬥機和 120 艘艦船。

      這其中包括三個航母大隊,從遙遠的北部到地中海東部的海域巡航。

      美國承諾向歐洲派遣更多軍隊——加入北約已經在愛沙尼亞、拉脫維亞、立陶宛和波蘭設立的四個多國戰鬥群,以及在羅馬尼亞設立的多國旅。

      英國和其他國家向烏克蘭運送了哪些武器?

      最初,北約國家只提供防禦性武器。英國已向烏克蘭輸送了數千枚 NLAW 反坦克導彈和一些 Starstreak 防空導彈。

      Turkish fighter jets on patrol for Nato over Poland圖像加註文字,

      北約在東歐地區加強的軍事防禦力量

      美國已派出 Javelin(標槍)反坦克導彈和 Stinger (毒刺)防空導彈;那是總額達 30 億美元(23 億英鎊)軍事援助計劃的一部分。

      斯洛伐克已派出其 S-300 防空系統,該系統可以摧毀最遠 400 公里外的飛機。

      美國和土耳其都派出了配備導彈的無人機。

      北約部分成員國目前正在向烏克蘭提供更重的武器,以幫助烏克蘭軍隊在頓巴斯擊退俄羅斯軍隊。

      • 捷克派出T-72坦克和裝甲步兵車
      • 英國和澳大利亞正在派遣裝甲車
      • 美國、英國和加拿大正在派出重型火炮
      • 荷蘭正在發送自行火炮
      • 德國正在考慮派遣坦克和其他裝甲車,但尚未做出決定

      歐盟已表示將資助 4.5 億歐元(3.76 億英鎊)為烏克蘭提供武器。這是歐盟歷史上第一次出資為戰區提供武器。

      比利時、波蘭、愛沙尼亞、拉脫維亞、丹麥、西班牙和斯洛伐克也在運送軍事裝備,包括彈藥、燃料和口糧。

      https://www.bbc.com/zhongwen/trad/world-60136487?at_medium=RSS&at_campaign=KARANGA

      1 條回覆 最後回覆 回覆 引用 0 :   0 0
      • 1 / 1
      • 最早帖文
        最後帖文

      • RSS

        [World] Thousands of beagles saved from drug trials in US
        RSS • bbc • RSS • 0 1 19

        1

        未有回覆

      • RSS

        [Sport] Israel U19 1-3 England U19: Gutsy England crowned European Under-19 champions
        RSS • bbc • RSS • 0 1 24

        1

        未有回覆

      • RSS

        [Uk] Claire Foy: The Crown star faced 'significant risk' from stalker
        RSS • bbc • RSS • 0 1 12

        1

        未有回覆

      • RSS

        [World] Rocket man fights Russian demand to send him back
        RSS • bbc • RSS • 0 1 15

        1

        未有回覆

      • RSS

        [Sport] England 0-4 Hungary: Visitors earn historic win at Molineux
        RSS • bbc • RSS • 0 1 12

        1

        未有回覆

      • RSS

        [Uk] Shrewsbury maternity report: Uncovering the biggest NHS maternity scandal
        RSS • bbc • RSS • 0 1 26

        1

        未有回覆

      標籤 未解決 已解決 PGP Info
      AquA討論區守則
      XsDen | SeVen | UmBra
      Powered by NodeBB | Contributors